泰始元年(公元265年)十二月丙寅日,司马炎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,迫使魏元帝曹奂禅让,自己登上了帝位,正式建立了西晋。为了追忆先人,他追尊了家族中几位重要人物,其中,司马懿被追尊为“宣皇帝”,陵墓设立在高原,庙号为高祖;司马师被追尊为“景皇帝”,陵墓设在峻平,庙号为世宗;司马昭则被尊号为“文皇帝”,庙号太祖。司马懿是司马炎的祖父,司马昭是其父亲,这样的追尊自然合情合理,但为何司马师也会被追尊为皇帝呢?
其实,司马师是司马懿的嫡长子,司马昭同母的哥哥,也是司马炎的伯父。司马师在西晋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,实际上,他的功绩甚至可以说超过了司马昭。因此,追尊他为皇帝也是一种应得的尊荣。尽管如此,历史上对司马师与司马昭的对比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。有些人认为,司马师在能力上远超司马昭,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司马师的能力其实并不比司马昭强,甚至可能有所不如。
展开剩余73%关于司马师这个人,纵观他的一生,确实充满了复杂与矛盾。他生于公元208年,那一年,司马懿刚刚摆脱了长年的“风痹”病症,终于因曹操的召见成为了文学掾,正式步入仕途。司马师在少年时期与夏侯玄、何晏等人齐名,成为魏国的文人名士。何晏曾经评价他道:“唯深也,故能通天下之志;唯几也,故能成天下之务;惟神也,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。”这无疑显示出司马师不仅具有才华,也具有深不可测的心机与力量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司马师娶了夏侯玄的妹妹夏侯徽。夏侯徽出身显赫,是魏武王曹操的义妹。她与司马师婚后,二人感情深厚。夏侯徽才智过人,经常协助司马师出谋划策,且为其生育了五个女儿。然而,婚姻在那个时代并不单纯是两个人的事,它常常代表着家族与权力的结合。《晋书》记载,夏侯徽深知司马师心机深沉,对曹魏的忠诚或许早已动摇,而司马师也对妻子的曹家背景心存忌惮。最终,司马师在公元234年毒死了夏侯徽,年仅24岁,留下五个年幼的女儿。此举令人痛惜,也揭示出司马师为权力所不择手段的一面。
接下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波折,司马师再次娶了镇北将军吴质的女儿吴氏,但不久后吴氏被废弃,司马师又娶了东汉名士蔡邕的外孙女羊徽瑜。羊徽瑜贤淑稳重,但始终未能为司马师生育儿子。没有儿子的司马师,最终将弟弟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攸过继为嗣。这一切的变动,无论是婚姻还是继嗣,都未能影响司马师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,他的精力始终集中在权力的争夺上。
司马师在三十岁时已经担任了散骑常侍,并逐步升任中护军,负责选拔人才,实施公正的选举制度。他对于魏国的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,尤其在239年曹叡去世后,司马师与父亲司马懿共同辅佐年幼的曹芳。在曹爽的掌权下,司马懿逐渐感到被排挤,并在247年以病重为由辞去职务,但实际他已经开始筹划除去曹爽的计划。经过两年的精心布局,249年,司马懿在司马师的支持下发动政变,曹爽被杀,司马懿最终成为魏国的实权人物,而司马师则被封为长平相侯,继而加封为卫将军。
然而,权力的巩固并不容易,司马师在统治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。254年,曹芳试图通过政变去除司马师,计划泄露后,曹芳被废除,司马师立曹髦为帝。但司马师的行为引起了淮南二叛,带兵起义的文钦等人反抗。然而,司马师因眼部疾病而卧病在床,但他仍坚持以隐忍的态度掌控局势。在一次军事紧急时刻,司马师的眼部病情加重,但他仍未透露病情,最终在255年病逝,时年48岁。
司马师死后,本应由养子司马攸继承其权力,但由于司马昭的干预,最终是司马昭继承了权力。若司马师有亲生儿子,或许历史将会有不同的结局。司马昭最终成为了实际的魏国掌权者,而他的儿子司马炎建立了西晋,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。然而,司马炎却将西晋的帝位传给了不具备政治智慧的司马衷,导致了八王之乱,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。
从司马师的故事中,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,权力和血统的交织,往往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兴衰。司马师的忍耐与谋略,尽管未能让他得到应有的继承权,却也为西晋的崛起铺平了道路。而司马昭的继承,则为后来两晋的更迭埋下了伏笔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中国股票配资网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